中北大学赴日本琦玉工业大学执行樱花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报告
时间:2017-01-14中北大学赴日本琦玉工业大学执行樱花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艳
2017年1月5日至1月12日,应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的邀请,经过不懈努力,中北大学执行此次“樱花科技计划”项目终获得审批通过。因此我非常荣幸与中国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9位老师和学生一同赴日本琦玉工业大学执行樱花科技计划交流任务。
一、樱花科技计划的概要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在2014年启动“日本•亚洲青少年科技交流项目”(又称“樱花科技计划”SAKURA SCIENCE PLAN,简称SSP),旨在推动亚洲各国与日本青少年的科技交流。樱花科技计划的邀请对象包括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教员等。科技部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作为中方项目管理的执行单位,负责组织该项目中方各项组织与实施工作。
二、日本琦玉工业大学介绍
日本琦玉工业大学位于日本东京西北部的埼玉县深谷市,是一所以理工科,心理、社会、信息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较强科研实力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曾连续十年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研项目资助。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在突出理科的工科学院的基础上,开设人文社会学院,把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社会信息学和工学中的材料科学、生物生命科学、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科学结合在一起。如果说能够充分研究人们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就会更容易的制造出人们所需要的机械,这样就能达到完美的平衡,即将工学和人文相辅相成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本校办学的理念。工学部与人文学部共设5个学科:其中人文学部包括情报社会学科、心理学科;工学部包括机械工学科、生命环境化学科和情报系统学科。中北大学与琦玉工业大学之前有过交流,双方单位这次开展短期交流,通过在材料工程领域共同研究活动,旨在促进和加深中北大学和日本琦玉大学及亚洲国家的科教、人才交流和合作。
三、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日程和内容
2017.1.5 北京国际机场乘机于下午抵达日本成田机场,并于傍晚到达日本崎玉县深谷市。
2017.1.6 学术交流活动。在琦玉工业大学先端科学研究所与巨东英教授、丹羽修教授、石川教授会面交流,巨东英教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之后大家分别做了自我介绍。下午参观访问巨教授实验室,如太阳能发电装置、蓄电装置和无人驾驶车辆等设施,并参观访问机械工学部赵希禄教授的材料力学研究室。晚上参加了琦玉工业大学为我们举办的欢迎会,琦玉工业大学学长内山俊一教授致欢迎辞,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中日之间能有更多的交流访问活动,同时也祝愿两国高校之间在学术交流与文化合作上有进一步发展。
2017.1.7 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富冈制丝厂。富冈制丝厂自18世纪后期延续了约115年的日本第一家机械制丝工厂。创建当时在世界上其规模名列前茅。明治政府为了日本主要的输出制品生丝的振兴和品质提高而聘请外国人前来指导并在养蚕业发达的富冈建造了官营的富冈制丝厂。工厂在1872年开始运转,1893年变为民营企业以后经历了数度的的转手一直延续到1983年。大约1千5百坪的土地上留存有创业时的砖造建筑物,其已经被列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2017.1.8 准备发表研究内容
2017.1.9 参观日本科学未来馆。日本科学未来馆是日本最好的科学类博物馆。理念是与大家共同分享21世纪“新知”,面向所有人开放。这里既有关于地球的自然知识科普,也有人类最新科技文明的展示,还有很多环保相关的展览内容。
2017.1.10 研究发表会议。上午参观访问了日本先端科学研究所丹羽修教授的化学研究室、木下准教授的光材料化学研究室,并体验了光机能材料的特征和性能,并参观访问了曹建庭教授实验室,听取了人体脑波信号的提取、分析和测量技术,并进行了体验。参观访问中大家与崎玉工业大学的各位教授热烈地探讨学术问题。下午2:00学术发表交流,首先听取了日本丹羽教授的报告:”Nanocarbon Film Electrodes for Bioanalytical and Environmental Sensors”。随后我们来自中国各高校的10位师生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并进行相关交流探讨。
2017.1.11学术交流。参观先端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参观了各种实验设备,并听取了巨东英教授对各种实验和设备及操作的详细介绍和说明。随后10位师生与巨教授进行了座谈,针对学术上的问题与巨教授进行了探讨交流。
2017.1.12东京成田机场出发顺利回到山西太原中北大学。
四、交流活动成果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同时也坚定了继续努力学习在自己的专业做出更多科研成果的决心和信心,也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1.推进国际学术交流。通过此次交流活动,极大的提升了中北大学在日本的声誉度。通过交流,让日本高校对中北大学的教学科研有所了解。
2.日本师生在对待科学研究方面,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动手与动脑积极结合,反复试验验证,细致认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自己制作实验设备,并且在使用和维护实验设备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国内高校学习,日本学生使用完设备要亲自进行清理维护,如果出了一些故障,会自己找出原因自己维修。所以日本高校的实验设备使用期限很长,基本上凡是进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师生都会亲自操作,而不必专门的实验员来给操作。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
3.琦玉工业大学为了让师生专心进行教学科研,提供免费的校车服务,有专门的校车车站,紧靠电车车站,为师生提供便利。
4.在日本琦玉县这段时间内,体会到了许多日本的生活环境、人文素养和饮食生活习惯。比如:日本人的长寿,很多老人仍旧在工作;日本的生活区内都很干净,垃圾定时投放,绝对看不到随意丢弃的垃圾;所有的马路上都没有装有电子警察,因为日本行人和车辆几乎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的;交通工具首先要避让行人;车辆行驶中听不到鸣笛声,也看不到随意变道或超车的不良行为;到达任何电车站后感触很深,上下楼梯靠左走,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违规的人;上下车时先下后上,电车内这些公共场所不允许打或接听手机,手机要保持静音;日本室外看不到随意抽烟的人,目前在日本,很多地区都实施了一项特殊的规定——步行时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2000日元到1万日元不等的罚金。同时,在很多车站都设有小型吸烟区,烟民如果想吸烟只能挤在这里,这项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吸烟的步行者将二手烟扩散,让无辜路人被迫吸烟,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火灾发生。这些恰恰是我们国家仍然欠缺、亟待改善的地方。
5.琦玉工业大学师生们针对此次“樱花科技交流”精心设计的安排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日本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的同时也深深地激励着我。从机场接送机、食宿安排、学习交流、文化体验等各个环节及细节都透露着精心设计、呕心沥血和认真严谨。
本次“樱花计划”让我第一次走进了日本,更为直观、全面地了解了日本的高校。8天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与琦玉工业大学的学习交流收获了很多,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感动,收获了友谊,更收获了动力与激情。我会把学到的和感受到的和身边的人交流,号召大家学习日本良好的行为,摒除陋习。期待这样的交流活动多多举办,希望中日青少年、中日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友谊的“樱花”越开越美丽!最后,再次感谢“樱花科技计划“,感谢崎玉工业大学,特别感谢巨东英教授给予的交流机会,感谢笠原先生,秦志刚博士和裴智璞博士!也感谢中北大学侯华教授、赵宇宏教授对我的支持、帮助和鼓励!
中北大学2017年“樱花科技计划”所见所感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牛永强
2017年1月5日至1月12日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中北大学与日本琦玉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的“樱花科技计划”。虽然只有短短的8天,却使我对日本的文化、经济以及实验室管理有了部分了解,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这次访问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感想。
1月5日下午1点左右,飞机准时着落在东京成田机场。下了飞机是我第一踏上外国领土,感觉有些陌生和好奇。在入境审查处,我发现了日本引导大家的服务人员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审查人员和安保人员却是年轻人,而在中国全部是年轻人。这是我发现的第一个不同点。
出了机场,就见到了接机的裴博士、秦博士和笠原先生,在他们的带领下见到了这次“樱花科技计划”的其他伙伴,并上了日本琦玉工业大学的校车。但司机还是一位老人家,经过了解知道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男性平均寿命86岁,女性为87岁(这远超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所以很多岗位都是老人在坚守。所以探索日本人为何如此长寿也成为我这次访问的一个目的。
在从东京回琦玉的路上,首先发现日本很少见到建筑房子的工程,其次是发现他们河流的旁边都是运动场(主要是足球场和棒球场),这在中国绝对是少见的。中国的河流旁边一般都是些建筑,很少建运动场所,这也许是我们应该学学习的地方。另外,日本20年前什么样子,现在还基本保持原样,他们房子已经饱和,所以很少见到建筑工程。
到了旅馆,裴博士他们安排大家吃晚餐,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国外用餐。我们吃的是套餐,晚餐味道非常好,但量却很少;另外,他们饮料基本全是(除了咖啡等)冰的,找一杯白开水都困难。经过了解才知道,日本人的饭量小,口味清淡,爱喝冷饮,再加上生活环境好,这可能是他们长寿的主要秘诀。
以前总是听说中国人跑到日本买马桶盖,自己也感受了一把,日本的马桶盖却是很舒服,但我发现的主要不同不是这,而是他们的手纸都是单层的。我猜测这可能是为了防止浪费设计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借鉴学习的。
然后是参观实验室和科技交流,经过参观日本琦玉工业大学的实验室,我发现日本实验室非常干净,他们通过定期打扫和定员负责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这也是我们应该借鉴的。日本研究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验室,所以他们非常珍惜,他们做研究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是为了理想而研究;中国不一样,中国做研究主要是为了职称晋升和拿项目,所以大部分中国人是为了文章而研究。
日本实验室的设备非常专业,比如,他们的插座是那种从房顶扯下来可以根据需求滑动的插座,还有他们那种储存实验样品的真空箱非常精致,只有很好的保存自己的实验样品,才能得到准确是实验结果。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日本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己能完成的就自己动手做。经过参观他们的实验室,我也根据自己的实验需求列了一个清单:(1)手持式点焊机;(2)微型车床和铣床;(3)真空储藏箱。
另外,经过学术交流,我知道了做学术的三条腿:实验结果、理论分析和计算模拟。只有具备其中两条腿,只有这样的研究结果才可以让大家信服。
以上便是我这次访问得一些所见所感。短短的8天,使我了解到日本人做事认真的态度和他们对研究的那种热爱。
最后非常感谢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全额资助的这次“樱花科技计划”,也非常感谢日本琦玉工业大学的细致招待,更感谢巨老师的邀请和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