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樱花科技交流项目-北京大学学生赴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短期交流活动总结报告

时间:2024-01-23
一.到达 2023年8月19日,作为樱花计划短期交流项目的一员,我第一次踏上了日本的国土,开始了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ERI)举办的长达3周的交流项目。 下飞机以后,ERI的工作人员已经在机场等候了,她们给我了公交卡和路线图,从羽田机场到东京大学还有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出人意料的是,在机场我还遇到了另一位来自中国的樱花项目的成员,彼时他正在比利时交换,研究方向是陨石相关。因为平时在学校里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是地震相关的研究方向,很少听到这方面的消息,所以我抓紧机会,在去东京大学的电车上向他请教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他本人是一位日本文化的狂热爱好者,日语水平比我要高一些,彼此交流了一些日语学习方面的心得体会,也算是一种意外收获。在跨入校门之前,就了解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知识,也算是为此番交流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到ERI之后,我们见到了之前与我邮件交流过几次的国际办公室成员照原洋子老师,她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并向我们分发了生活补助。这对我而言很重要,因为东京的生活成本比起北京要高出一些,如果没有这部分补助的话,日常吃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随后我们录入了指纹,这样就可以自由出入ERI了! 二.见面 第二天,在ERI的安排下,我与此次交流活动的host鹤冈弘老师进行了短暂的交流。鹤冈老师年纪比我想象的更大一些,是一个开朗风趣的人。因为此前在申请该项目的时候,我已经向老师提交了研究的计划,所以此次的交流的主题是进一步确认研究计划中的细节。尽管从时间表上看有三周的时间,但是由于ERI还组织了一些参观活动以及野外考察,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两周,因此我们对计划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最后决定把此次的重点放在分析余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上。空间方面,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研究计划中,我提到了想要分析余震和库仑应力的空间分布的关系,鹤冈老师表示这个想法是可以进行下去的,这令我感到很高兴,同时他也向我推荐了在时间方面的分析方法,即考虑潮汐与余震的时间分布的关系。这对我而言是全新的东西,之前尽管有所耳闻,但并没有亲自去处理过里面的细节,能学到新的东西我感到十分兴奋。当然,事实上库仑应力的计算也是我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者倒不如说,我正想借着这个机会做一个关于计算库仑应力的小项目,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工具箱,毕竟很多东西只有亲自做了尝试,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会面的最后,鹤冈老师给我了三篇打印的文献,我欣然接受,拿回办公室仔细阅读了一番,又了解到了更多的技术细节。此时我才注意到,日本似乎更加依赖纸质的媒介,比如之前我给老师发的邮件,也都被他打印出来阅读,他甚至打印了我提交给ERI的奖学金证书。这也许是之前电子化程度不高的时候遗留的习惯? 总之,在对话之后,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也隐隐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 三.野外 按照计划,第一周的周末,我们去伊豆大岛进行了野外考察。这座岛是富士火山带海底火山作用下形成的,在岛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火山口。整座山被绿色植物覆盖,乘坐缆车到达山顶后,向下眺望仿佛是一条绿色的河流。在岛上我们还看到了火山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的地貌,零距离看到了之前在教科书的图片中的景观,令人震撼。我们在伊豆大岛上停留了一天一夜,晚上体验了日本的传统温泉,品尝了日本的传统食物,这近一步增加了我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在晚饭的饭桌上,我跟同行的两位台湾同学交谈甚多,从他们目前的科研题目聊到了大学生活、人文景观,澄清了双方存在的一些误解,或许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两岸的交流,尽管只是在极小极小的范围内。 四.展示 三周的时间过的很快,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我逐渐习惯了在ERI学习的节奏,之前跟鹤冈老师交流时定下的计划也都有序完成了。按照ERI的活动计划,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成果做成海报展示,届时整个研究所的老师同学都会来参观。说实话对于这个展示我还是比较紧张的,毕竟自己作为北京大学的一员来到了国外,虽然不指望给学校增加荣誉,但也总不能给别人带来负面印象。好在ERI提供了往届参与者制作的海报,让我们有了一个参照。真正制作海报的时间比我想的要长了一些,有一些细节的部分在做海报时才发现存在问题,还需要修改,在鹤冈老师以及盖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终于在展示的前一天晚上敲定了最终版本。 到了下午,有几位老师对我的海报内容比较感兴趣,我向他们讲解了其中的一些技术细节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两周的时间还不足以做出很深刻的成果,但是或许之后有机会还可以继续这个工作。 五.后记 本次樱花计划对我而言是很难忘的一次体验,在3周的时间里,我不仅感受到了日本的社会文化,也了解了日本科研人员的工作方式,更关键的是,我结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知识,鹤冈老师给我的建议令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北京大学以及东京大学能给我这次出国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