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生在皖初见成效
时间:2015-03-24引进日本花甲专家稻鸭共生技术在皖初见成效
稻鸭共生是一项以生产有机大米和优质安全鸭产品为目的,种养复合型、生态型的综合农业生产技术。2000年经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聘请的日本花甲专家从日本引进,该项农业技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是高效生产优质安全稻米和鸭子的主要方法,对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2年开始在安徽省大面积推广。近年来这一技术推广的综合效益越来越好。在农副产品高端市场逐步形成、优质优价逐步得到实现的情况下,推广这一技术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日本专家现场指导培训,安徽省的稻鸭共生技术全国领先、连片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初具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2010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命名安徽省稻鸭共生技术为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一、安徽安庆市三县稻鸭共生技术的推广情况
1.推广面积已有较大规模
望江县情况:2002年开始引进。2006年在合成圩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示范区建成全国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稻鸭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基地面积达10010亩,养鸭20万只。通过宣传推广、辐射带动, 2007年至2010年全县共推广稻鸭共生技术16万余亩,其中2010年达到5.4万亩。
怀宁县情况:2009年9月引进稻鸭共生技术,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内精品示范1000亩,辐射周边种植5000亩。
宿松县情况:2010年开始推广这项技术,试种1000亩,获得成功。
2.技术已被农技人员和农户掌握
三县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均已掌握这项成熟实用的技术,并有所创新。望江县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帮助下,先后邀请日本稻鸭共生的创始人、世界稻鸭共生协会会长、日本农学博士古野隆雄夫妇多次到望江考察并现场指导稻鸭共生技术。从2000年开始每年古野隆雄夫妇都接受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邀请,为当地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就生产技术规程、鸭病防治等为示范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花甲专家培训过的技术推广人员从2006年以来共举办等各类培训班31次,受训人员达7100余人次。当地技术人员通过学习、实践、创新,稻鸭共生在当地推广已没有技术障碍。2008年,《望江县稻鸭共生技术推广应用》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安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9年,制定了《稻鸭共生生产技术规程》,填补了安徽省空白,对省内外稻鸭共生技术推广应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安徽皖山食品有限公司还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稻鸭共生”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设立培训中心、质量可追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阅览室等 。三县都通过培训、发放资料使广大种养殖农户掌握了基本技术。
3.综合效益初步显现
一是经济效益可观。据安庆市望江县实地调查测产统计,亩均节本增收达221元,其中,节约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生产成本86元,水稻优质优价增收67元,水稻增产增收26元,养鸭利润42元。2006年至2010年在全县共推广应用稻鸭共生技术162100亩,共为项目区群众增收3580余万元。宿松县测定亩均增收节支194元。
二是社会效益良好。推广这项技术,推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实行种养结合,使水稻病虫害防治从有害的化学物质防治转向以鸭为主的无害的生物防治,大幅度减少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施用量,提升了农产品档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由于鸭粪还田,增施有机肥料,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进一步提高农田综合效益,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生态效益明显。应用这项技术,形成了水稻、鸭子、绿萍、泥鳅等动植物的有机结合,丰富了水田生物种类。应用该项技术防治水稻害虫和杂草,大幅度减少了农药等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长期大面积应用将给应用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稻鸭共生产业化链初步形成
望江县情况: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广泛参加有影响的产品展销会、博览会、订货会等,不断开拓产品市场。目前,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通过应用稻鸭共生技术生产的“皖福仙”大米获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远销国内各大超市。该公司引进现代化生产线进行大米深加工,开发的全价植物蛋白饮料——米乳已上市。合成圩稻鸭共生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共生鸭肉及鸭蛋已多次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雷池”牌共生鸭通过中国有机食品认证,共生鸭及鸭蛋于2009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审会评审,现正在办理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相关手续,产品远销上海、山东、浙江等地,备受客商青睐。
怀宁县情况:龙头企业安徽皖山食品有限公司建成的现代化“稻鸭共生”生态鸭自动屠宰加工生产线,已于2010年11月投产,并已开发出“稻鸭共生”生态板鸭、冰鲜鸭、咸鸭蛋、“稻鸭共生”有机大米等五大系列三十七个品种, 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主导产品——“皖山”牌系列产品,为适应市场需求,在原有37个品种的基础上,计划开发出新产品——“八珍酱野鸭”,将于2011年10月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将是今后公司大力发展的优势主导产品。截止目前,项目承担单位已申报专利11项,授权专利9项,其中,“八珍酱野鸭”特色风味产品申请的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910185400.3)已审查合格;针对“稻鸭共生”选择的鸭品种——绿头野鸭的特性及种蛋的特点研制的孵化箱,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920180351.X)。与此同时,皖山公司目前正在申报“稻鸭共生”生态种养科技成果——“绿头野鸭良种繁育及配套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承担单位2010年投资105万元建设“稻鸭共生”生态米加工厂,建设厂房面积800平方米。目前,开发的“稻鸭共生”生态米包装精美,被认证为“中国有机食品”,并在2010年12月投入市场。